適用于外科手、衛生手消毒;手術切口部位、注射及穿刺部位皮膚以及新生兒臍帶部位皮膚消毒;黏膜沖洗消毒(僅限醫療衛生機構診療用)。
干燥綜合癥、 斯·約二氏綜合癥、干眼綜合癥等內因性疾患;手術后、藥物性、外傷、配戴隱形眼鏡等外因性疾患。
適應菌種:對左氧氟沙星敏感的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肺炎球菌、腸球菌屬、細球菌屬、莫拉氏菌屬、棒狀桿菌屬、克雷白氏菌屬、腸桿菌屬、沙雷氏菌屬、變形菌屬、摩氏摩根菌、流感嗜血桿菌、結膜炎嗜血桿菌(科—威氏桿菌)、假單胞菌屬、綠膿桿菌、嗜麥芽黃單胞菌、不動桿菌屬、丙酸桿菌。 適應癥:用于治療眼瞼炎、瞼腺炎、淚囊炎、結膜炎、瞼板腺炎、角膜炎以及用于眼科圍手術期的無菌化療法。
滋潤淚液分泌不足的眼睛,消除眼部不適。
近視近年來發病率居高不下,其嚴重程度引起了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重視,在當前疫情下,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率大幅增加,如何防控近視也成了家長們的重點關注話題。3月2日,疫情下如何做好青少年近視防控專題會議在線上召開。本次會議由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眼科專家馮柯紅教授擔任主席,其中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陸志榮教授在會議中為大家分享了青少年近視防控思路。
陸志榮教授表示近視防控主要是為了降低近視發病率、防止輕中度近視向高度近視轉化、防治近視并發癥。目前戶外活動及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是比較公認的預防近視方法,對于眼保健操及理療等方式是否有效還存在一定的爭議,而在藥物預防方面,新加坡正在招募志愿者做Ⅲ期阿托品臨床試驗。
另外,陸志榮教授指出父母均為高度近視或家屬成員有高度近視史、八歲以前出現近視、臨床判斷6-12歲的兒童每年近視進展大于等于75度,都是向高度近視發展的危險因素。而目前臨床上干預近視的措施還是十分局限的,主要為阿托品干預、角膜塑形鏡干預及光學離焦或多焦點角膜接觸鏡干預。
其實阿托品在臨床上用于控制近視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時間了,其可能通過麻痹睫狀肌,作用于鞏膜或色素上皮或其他相關因子來阻止近視的發展。新加坡的Ⅱ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不同濃度的阿托品中,0.5%阿托品使用兩年效果最好,0.01%阿托品使用30-60個月效果最好。香港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在第一年中,0.01%阿托品的效果稍遜于0.05%阿托品,但在第二年中兩者效果相當。但阿托品濃度越高,其副作用越大,停藥后反彈越大。總的來說,0.01%阿托品在臨床上更適用于防控近視。
關于其應該在什么時期介入,陸志榮教授表示可在近視快速增長時介入,使用0.01%阿托品后,如果每年的近視進展小于50度,可以繼續使用至青春期;反之,需聯合使用角膜塑形鏡或離焦眼鏡。在連續使用兩年后,停用半年至一年觀察眼部參數是否正常。
最后,對于使用低濃度阿托品需要注意什么,使用后多長時間進行復診,阿托品最多能使用多長時間的問題,大會嘉賓蘇州市立醫院本部眼科專家華文娟主任給出了解答。
她表示使用前應把握好適應癥。目前阿托品的使用主要針對近視進展比較快的患者,即每年近視進展大于75度者。用藥前需嚴格檢查屈光狀態、眼軸、眼壓等相關眼部參數。方法為每天晚上用藥,點眼后建議做一個淚囊的壓迫,可以使藥物更好的吸收。一般在用藥的第一個月后進行復診,看看患者的接受程度及是否有不舒服或過敏現象。如果情況良好,兩個月或三個月后重新查一下眼部參數,如果全部正常,之后就可以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復診。